1.前期、中后期区分重点运营对象
前期的重点运营对象是决策者,决策者可以决定是否合作使用产品,要从对方公司整体的利益角度出发突出产品价值。当确定了合作以后,重点运营对象则转移到了使用者,使用者是产品的实操者,也是对产品方方面面的功能接触最多的人。
重视与使用者沟通产品需求,加快产品迭代以便为使用者带来实际的便利和效率提升,提升使用者的满意度,同时间接影响决策者来促进后续的续签以及拓展更多的服务内容。
2.明确运营对象、注重团队协作
ToB业务的运营对象是企业,提供服务的相应也不是一个角色,而是一个团队,在前期客户经理主导确认合作的基础上,中后续通常会在运营经理(或者也叫客户成功经理)的主导组织下,组成一个由客户经理、运营经理、产品经理、研发团队共同协作配合的客户服务团队,比较重要的点是需要建立标准流程,参与服务配合的角色很多。
3.融入客户
ToB业务需要重视客户的心声,最好的办法就是到客户那里去,不管是初期的种子客户驻点服务还是后面的重点渠道客户拓展,都需要加强和客户的客情建立,去看看客户是怎么使用产品的,使用过程中即时出现了什么问题。
4.建立反馈机制
客户满意度将会是影响后续是否能续签的关键指标,ToB业务在初期可能没那么快可以盈利,但是客户愿意开始使用就是好的开始,对客户来说接受一项B端服务通常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部门的事情,而且需要多个部门参与进来,甚至革新内部很多流程节奏的事情。
在试用的过程中要建立通畅的反馈机制,定期开展满意度调研,从多维度了解客户对产品、服务流程、参与提供服务的各团队等的真实反馈。
5.利用产品触达用户为主,人工触达为辅
再完美的销售运营话术也比不上好用的产品体验给客户的影响大,在B端客户运营服务上,堆人海战术效率太低,要利用产品去传递价值,尽可能将平台有价值的信息通过产品去触达用户。
让数据流动起来,开启业绩增长!
了解500+品牌零售商使用LinkFlow的场景用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