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运营,是负责“内容”与“人”的关系,负责产品的“营销”,即通过好看,好玩的手段,使用渠道,触达至用户并完整呈现产品的“好用”,继而产生转化与留存。
1. 用户是谁?
运营方法千千万,找准用户最关键。对于产品来说,有两种用户:活跃的用户,不活跃的用户。
所以运营的工作就是要把用户分的整整齐齐,一分二,二分四,四分六,二分法是用户分层的最简单也最好操作的方法,它能帮助你在做决策时果断、迅速验证。
2. 用户从哪里来?
了解用户的过去,才能把握好现在, 从而创建美好的未来。所以要不停地问自己:这个用户是从哪里来到这儿的?
最好的操作办法就是对用户的行为做数据埋点,看其来源渠道,观其使用场景,探其热爱功能。不仅要了解ta,要非常细致的了解ta!
按照如下方式三步操作:
1)列出能代表你产品健康度和引领产品商业成功的关键核心指标,例如购买会员,成功拉到新用户,产生复购等;
2)列出能完成这个关键功能的行为:打开了购买页,分享了产品页等;
3)能产生这些行为的场景:弹窗进入,banner进入,签到进入等。
只要三步就可以轻松的将你的用户分为如下的群体(根据实际情况可做进一步的细分):
1)使用/未使用核心功能的用户
2)有/无关键行为的用户
3)主要/非主要场景的用户
4)高频/非高频的用户
只要给用户打上标签,你就随时可以回答出来时候你的用户是哪里来的,也更方便你去引导他未来要去哪儿。
3. 用户要去哪儿?
四驱实验法,引导用户去我们希望他们到达的地方:
1)数据看板:时刻关注你的用户,了解他们的动态的可视化通道;
2)后台支撑:一个可以针对不同用户配置活动后台,非常值得拥有;
3)方案设计:针对要干预的群体,大展拳脚的进行方案设计;
4)复盘总结:上线的任何的一个方案,请务必要及时的复盘和总结,并且勇敢面对每一次的数据结果。
| 拓展阅读
让数据流动起来,开启业绩增长!
了解500+品牌零售商使用LinkFlow的场景用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