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撰写产品运营角度的竞品分析
854人已读
发布于:2023-02-15 22:50:21
撰写产品运营角度的竞品分析主要分六个步骤:1)确定目的,明确撰写这份竞品调研分析报告的主要目标;2)选择竞品,确定竞品分析的对象;3)资料搜集:搜集用户意见和竞品数据:4)竞品分析:画出竞品的结构图、画出竞品的用户使用流程图、以用户使用流程图为线索进行竞品分析;5)利用竞品分析报告指导产品的改进;6)总结:针对竞品分析目标给出有效结论和建议。

如何撰写产品运营角度的竞品分析

一、确定目的

对于大部分事情来说,目的决定一切。在做竞品分析之前必须先把自己的目的搞清楚,否则很容易盲目,并且把事情想得过于复杂,做分析的时候也就会变得很吃力。

这个目的就是我们做竞品分析希望得到的东西,这就是我们的目的,不同的目的决定了我们做竞品分析的思路是不一样的。

从普遍性的角度来说,竞品分析的目的就是用来指导我们的产品的研发改进的,我们需要通过竞品分析,了解市场行情,竞品的战略以及功能等资料信息,或者了解我们与竞争对手的差距,然后得出一些有用的分析结论和获得一些新的产品切入点,从而借鉴于产品的研发和迭代,用来增强我们自身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最终实现占领市场的目的,有时候甚至可以为运营作参考。

那么从特殊性的角度来说,那么就要根据每个人每个公司当下产品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把目的确定了,那也就等于确定了以下三点:

(1)竞品报告是为了谁(产品团队、研发设计还是运营、老板)而做

(2)要着重分析哪些内容

(3)这个报告需要为谁(产品团队、研发设计还是运营、老板)带来什么有价值的结论和建议。

二、选择竞品

如果是做全方面的竞品分析,那么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这样的竞品分析一次选择1到2个优质竞品即可;如果根据目的只是做某一个方面的功能或者设计的比较分析,那么可以同时多挑选几个一起进行比较分析。大家一般都说可以根据80/20原则,密切关注20%比较突出的竞品即可。

在如何选择竞品对象方面,一般选择当前市场的直接竞争对手或者将来的潜在竞争对手的产品来进行分析,同时,这里一定要结合之前的目的来选择。

选择原则:

(1)核心目标用户都是同一群体(但是满足的需求不同)的产品。核心的目标用户相同但是解决的需求不同的产品,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不算是竞品,甚至一般来说可以是合作伙伴,但是不管是什么,它们对我们自己的产品也是有很多借鉴价值的。

(2)满足的都是同样的需求的产品(当下直接的竞争对手):对于这一点,基本上就是大部分竞品分析直接选择的竞品对象了,也就是直接竞品,直接竞品很容易理解。

(3)其他的产品(未来潜在的竞争对手):能够取到替代需求的一些产品,不过这些都属于替代竞品或者说潜在竞争对手,往往不如直接竞品明显,如果通过前面两点依然没有找到合适的竞品,那么就可以从潜在对手里面去挑选,也就是间接的一些竞品了,

三、资料搜集

(1)搜集并分析用户的意见:在这里,我们主要要做的就是了解我们产品和竞品的核心用户对于产品的看法和意见。

比如说:

1)他们是如何看待我们和竞品都有的功能,他们是如何比较这个功能的;

2)我们没有的功能但是竞品却有的功能,他们又是如何看待这个功能的,用户会不会因为这个功能而选择用竞品而不是我们;

3)我们有的功能但是竞品没有的功能,他们又是如何看待这个功能的,这个功能能不能帮助我们从竞品那里抢夺用户。

主要从这三个角度来分析用户的意见,分析的方法可以有很多,比如说:

1)app store,app annie,知乎,应用软件社区,产品行业网站,咨询公司的一些相关报告,行业内的一些红人或者牛人的博客以及自媒体,还可以是竞品的官方微信,微博的评论等等;

2)从公司同事了解一些关于我们产品和竞品的评论信息,与我们产品的客户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对我们以及竞品的评价,与朋友家人也可以进行相关讨论;

3)做用户访谈,与用户聊天,或者做用户测试,让用户同时使用我们的产品和竞品,观察用户的行为,问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了解用户的想法,从而获得用户的意见;

4)自己要使用并熟悉竞品,还可以咨询对方的客服和技术支持,把自己的感想和评论也要记录下来。

(2)搜集并分析竞品的数据

主要做的就是了解我们和竞品的市场或者产品等方面的数据对比。

比如说:

1)我们与竞品的市场份额占有比例,下载量对比;

2)我们与竞品的用户数量对比,用户增长率,增长趋势,活跃度对比;

数据搜集:

1)百度指数,淘宝指数;友盟指数;

2)艾瑞咨询,易观智库,CNNIC,比达咨询,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Alexa;

3)App store,app annie;

四、竞品分析

主要有以下三个步骤:

(1)画出竞品的结构图:首先把竞品的结构图画出来,这样就可以从整体上对竞品进行一个认识和把握,通过对比了解竞品之间的差异,主要是了解功能方面的差异,从而为后面的功能分析做铺垫。

(2)画出竞品的用户使用流程图:把竞品的用户使用流程图画出来,如果流程图里面的用户任务路线比较多,那么我们就可以根据我们的目的选择其中需要分析的流程路线进行对比分析,把竞品的这个路线流程所涉及的页面和功能进行对比分析,这也就是下一步要做的事情。

(3)以用户使用流程图为线索进行竞品分析:在依据用户使用流程图进行竞品分析时,通常情况下可以从以下五个角度进行分析

1)核心功能的用户使用路线流程比较分析

找到我们与竞品最核心的一个或者多个(具体数量根据产品来定)的用户使用路线流程进行对比。在这个使用路线流程中,把涉及到的功能和界面(交互方式、视觉表现)等方面都进行比较分析,然后结合之前分析的用户评论和市场数据进行综合比较,得出自己的改进建议,并给出理由。

目的:通过对比竞品的核心功能,得出可以改进我们产品核心功能的方案,包括功能设计,交互设计,视觉设计等方面。

2)非核心功能的用户使用路线流程比较分析

这个就是找到我们与竞品的几个非核心功能的用户使用路线流程进行对比。然后,同样把涉及到的功能和界面(交互方式、视觉表现)等方面都进行比较分析,然后结合之前分析的用户评论和市场数据进行综合比较,得出自己的改进建议,并给出理由。

目的:通过对比竞品的非核心功能,得出可以改进我们产品非核心功能的方案,包括功能设计,交互设计,视觉设计等方面。

3)“对方没有但是我们有的”用户使用流程或者功能点分析

由于对方没有这个用户使用流程或者功能点,那么这里最主要的分析点可以是:

对方为什么不做这个功能,他们的目的是什么,这个功能与他们企业或者产品的目标是什么关系?

我为什么做这个功能,我们的目的是什么,这个功能与我们企业或者产品的目标是什么关系?

目标用户以及竞争对手是如何看待这个功能的?这个功能能不能帮我们从竞品那里抢夺用户?又或者我们会不会因为这个功能而失去用户?在分析的过程中结合之前分析的用户评论和市场数据进行综合比较,得出自己的改进建议,并给出理由。

4)“我们没有但是对方有的”用户使用流程或者功能点分析

对于这个方面,我们要考虑的就是我们到底需不需要加上这个功能,同样可以这么考虑:

对方为什么做这个功能,他们的目的是什么,这个功能与他们企业或者产品的目标有什么关系?目标用户对这个功能是如何看待的?他们会不会这个功能选择竞品而离开我们?

我们现在为什么没有做这个功能,我们的目的是什么,这个功能与我们企业或者产品的目标是什么关系?

假如我们要做这个功能,会对我们的产品产生什么影响,是否契合我们整体的产品风格,产品目标等等?在分析的过程中结合之前分析的用户评论和市场数据进行综合比较,得出自己的改进建议,并给出理由。

让数据流动起来,开启业绩增长!

了解500+品牌零售商使用LinkFlow的场景用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