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用户标签
标签的词典释义为“贴在或系在物品上,标明品名、用途、价格等的纸片”,用户标签则是通过用户的属性和行为数据给用户贴上的标识,比如“钻石王老五”、“广东靓仔”等。
用户标签的基础是用户数据,产品经理在规划需求时一定要记得让技术人员记录相关的数据,以防止因数据缺失而无法给用户打标签的情况。
一般根据标签的数据来源,可将标签分为属性标签和行为标签。
例如“男性”、“地区深圳”的数据来源是用户自身的属性,属于属性标签;
例如“最近下单iPhone12”的数据来源是用户的行为数据,属于行为标签。
在了解用户标签及用户标签的基础后,接下来我们怎么构建用户标签系统来支撑业务人员的精细化用户运营需求?
二、从0到1搭建用户标签
根据公司可分配的资源,可以分简单和复杂两个方案来做。
1. Plan A(简单)
如果公司可分配的资源不多,那么可以先收集业务方需求,得到标签定义和打标规则后,再让技术根据标签定义对用户进行打标即可。
用户标签表格
这个方案简单易实现,开发成本低。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
在业务方很多的时候,不同业务方对同一标签的理解会不一样;比如“高价值用户”,业务人员会基于所在业务线而对“价值”的理解出现偏差,导致产品人员在收集标签以及业务人员在使用标签时容易出现理解错误。
标签数据维护困难;随着产品的成长和业务的扩展,用户标签会持续增加及更新,维护标签系统的成本会显著增加。
2. Plan B(复杂)
在公司可分配资源充足的情况下,产品经理应如何设计标签系统才能更好地满足各业务方需求并减少维护成本呢?
下面我将就我现在负责的SaaS产品“通兑吧”为例,给大家做个分享。
“通兑吧”是以积分商城、积分活动、私域社群机器人等形式为商家提供用户运营服务,因此根据用户标签对用户进行精细化运营也是我们最重要的功能之一。
目前我们的客户主要分布在生鲜商超、K12教育这两个领域。这两个领域的用户群体本身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化,同一领域中的不同客户还会存在一些个性化要求。基于此我设计了一套自助标签系统,由客户的运营人员根据他们实际的业务场景完成打标签和维护标签的工作。
建立这套自助标签系统,可分为以下两步。
1)收集业务需求
将需求回归到业务场景,我在前期会统一收集客户的共性需求。比如客户想知道近一周访问积分商城的用户是哪些人、购买了XX商品的用户是哪些人、资产大于XX的是哪些人等等,并基于此抽象出打标签时要用到的用户基础属性数据和行为数据。
用户基础属性数据
用户基础行为数据
2)构建自助打标框架
前期获得了用户基础的属性数据和行为数据后,在产品上只需要实现客户自己新建标签并维护标签的功能即可。
三、应用标签系统
给用户打上标签后就可以进行精细化运营了,最常见的是将单个/多个用户标签包含的用户组成用户分群,再给这些分群中的用户个性化推送优惠券促进消费或推送文章和广告提高留存率和营收。
让数据流动起来,开启业绩增长!
了解500+品牌零售商使用LinkFlow的场景用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