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DSP广告投放名词解释大盘点
1、DSP:全称“Demand-Side Platform”,需求方平台,是为广告主、代理商提供一个综合性的管理平台,通过统一界面管理多个数字广告和数据交换账户。
2、SSP:SSP是Sell-Side Platform的缩写,即供应方平台。常见平台有百度SSP、360SSP
3、RTB:(全称:RealTime Bidding)实时竞价,是一种利用第三方技术在数以百万计的网站上针对每一个用户展示行为进行评估以及出价的竞价技术。
4、DMP(Data-Management Platform)数据管理平台,是把分散的多方数据进行整合纳入统一的技术平台,并对这些数据进行标准化和细分,让用户可以把这些细分结果推向现有的互动营销环境里的平台。
5、ADX(ad exchange):互联网广告交易平台,它联系着DSP(买方平台)和SSP(卖方平台),通过接入SSP汇集大量媒体流量,从而收集处理属于广告目标客户的数据,Ad Exchange是实现精准营销的交易场所。
6、CPA(Cost Per Action)是一种广告计费模式,顾名思义按照行为(Action)作为指标来计费,这个行为可以是注册、咨询、放入购物车等等。
7、CPM 按千次展示付费
8、CPD广告(全称:Cost per day):一天内的展示成本,简单理解为“按天包位置”,但会保证展示量。
9、GD广告(全称:Guaranteed Delivery):保证交付量广告。补充固定位保量广告,即按照提前约定的广告展示量,来进行售卖的固定位广告形式。GD广告会出现在一天中,用户前六次刷新推荐频道的其中一次的第四位。
10、CTR:即点击率。点击率=点击数/展示数。投放策略中设置的人群、地域、出价以及创意等都是影响点击率高低的重要因素。
11、CPS广告是按佣金比例付费,广告主为规避广告费用风险,按照广告点击之后产生的实际销售笔数付给广告站点销售提成费用。
二、DSP特点
区别于传统的广告网络(Ad Network),DSP不是从网络媒体那里包买广告位,也不是采用CPD(Cost Per Day)的方式获得广告位;而是从广告交易平台(AdExchange)来通过实时竞价的方式获得对广告进行曝光的机会,DSP通过广告交易平台对每个曝光单独购买,即采用CPM(Cost Per Mille)的方式获得广告位。
三、DSP核心特征
一个真正意义的DSP,必须拥有两个核心特征,一是拥有强大的RTB(Real-Time Bidding)的基础设施和能力,二是拥有先进的用户定向(AudienceTargeting)技术。
DSP对其数据运算技术和速度要求非常之高。从普通用户在浏览器中地址栏输入网站的网址,到用户看到页面上的内容和广告这短短几百毫秒之内,就需要发生了好几个网络往返(Round Trip)的信息交换。Ad Exchange首先要向DSP发竞价(bidding)请求,告知DSP这次曝光的属性,如物料的尺寸、广告位出现的URL和类别、以及用户的Cookie ID等;DSP接到竞价请求后,也必须在几十毫秒之内决定是否竞价这次曝光, 如果决定竞价,出什么样的价格,然后把竞价的响应发回到Ad Exchange。如果Ad Exchange判定该DSP赢得了该次竞价,要在极短时间内把DSP所代表的广告主的广告迅速送到用户的浏览器上。整个过程如果速度稍慢,Ad Exchange就会认为DSP超时而不接受DSP的竞价响应,广告主的广告投放就无法实现。
基于数据的用户定向(Audience Targeting)技术,则是DSP另一个重要的核心特征。从网络广告的实质上来说,广告主最终不是为了购买媒体,而是希望通过媒体与他们的潜在客户即目标人群进行广告沟通和投放。服务于广告主或者广告主代理的DSP,则需要对Ad Exchange每一次传过来的曝光机会,根据关于这次曝光的相关数据来决定竞价策略。这些数据包括本次曝光所在网站、页面的信息,以及更为关键本次曝光的受众人群属性,人群定向的分析直接决定DSP的竞价策略。DSP在整个过程中,通过运用自己人群定向技术来分析,所得出的分析结果将直接影响广告主的广告投放效果。
让数据流动起来,开启业绩增长!
了解500+品牌零售商使用LinkFlow的场景用例